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4章 胶东参军潮 (第3/4页)
、成为不了军官五年后复员,也能在衙门里做个吃朝廷饭的小吏,冲着这个就值得去搏一把。哪怕是当兵战死,家里的子弟也能入幼军营,一样能吃朝廷饭,这样的好事几辈子人都碰不上。总之、怎么算当兵都是划算的不能再划算的事,最大的风险不过是一条命而已,人命有什么值钱的?与能做官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 胶东百姓如此狂热,并不是他们真想当兵,不管是以前想尽办法读书、还是现在挤破头参军,真正吸引他们的还是骨子里的当官梦。这里的百姓对当官,吃朝廷饭有多痴迷?从年初开办的胶东师范大学,十比一的录取率就能看出来。北直隶能吸引全国的士子来参考,师范大学的录取率也过不了五比一,前两年还出现过百分之七八十的考生都被取上的奇葩事。 “专员、兵堂说咱们胶东的百姓参军太热情了,以现有的标准,差不多有二十万人是符合标准的。从二十万人里选两万,尺度不好拿捏啊,弄不好会惹来民怨,兵堂的意思是让行署想办法议一个录用的章程,他们也好执行。”刘理顺的秘书将兵堂反应上来的情况,赶紧汇报给了自家老大,让他做个决断。 “此事、兵堂为何不上奏到兵部?或者是军令堂?咱们行署拿主意有些不合适吧?”兵堂虽然名义上归当地衙门管辖,可由于涉及军事、兵部和军令堂对他们控制力更大一些,刘理顺觉得自己作为政务官员还是少插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