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定军衔 (第2/4页)
意?” “大体上来说,差不多!太祖将枢密院一分为五,是为了分权、分兵!然朕觉得、军令归于一处是更妥当一些。军令归于一处是第一步,往后政令也需往一处集,太师要提前有个盘算和准备。” 政令往一处集?周延儒听了皇帝这话,心思活泛了起来。皇帝莫非要重设政事堂和宰相?内阁虽然现在行使的职能和政事堂差不多,但这个差不多中相差还是很大的。最大的差别是内阁没有印!一个没印的部门,就没有独立行使权力的能力。大明的内阁是什么?有人说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实际上它和后世的书记处差不多。而朱由检的想法是要让内阁转变成政务院,一些不涉及到大体的政事,还是分给他们去裁决的好。不然皇帝会被乱七八糟的的政务裁决弄的喘不过气来!明清两代因为没有相府,搞的皇帝忙的要死,甚至一些鸡毛蒜皮的烂事也集中到了皇帝手里,当皇帝变成了一个累差事。 给周延儒透了一下将来改制的底以后,朱由检继续到寝殿开会。会议议的还是军制问题。 “朕准备在全军实行军衔制,所有军官大体分为将、校、尉三级。校官和尉官又分为、准、少、上三级。将官则分为大将军、上将军、少将军、准将军四级。对应的军职大体上是排长为准尉,连级军官为少尉和上尉,团级军官为准校和少校,旅级军官为上校和准将军,师级军官为准将军和少将军,军级军官为少将军和上将军。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