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2章 天下第一兵源地恐怖如斯! (第3/4页)
像肖正青家这样忙着cao弄的有不老少。农历二月,朱由检拿到了兵部送上了通报,从通报来说,最近的这一波增兵,进展远超预期。连京城这样的地方,参军潮都高涨着不成,看来是从根本上扭转了人们对参军的认识啊! 不过兵部的官员,对京城的参军高潮好像有些不同意见。他们在汇报材料上,专门点评了几句,建议还是要控制京城的兵额,害怕这地方出来的兵不堪用。前几年所谓从京城招的兵,实际多是从各地涌过来的流民中招的,现在多是生长在京城的子弟,实在是令人堪忧啊。 京城出来的兵不耐战,倒不完全是兵部的人成见太大,他们的顾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后世的军队中,都有城市兵、北京兵这样的专属名词,由此可知他们到底堪不堪用。当兵、打仗是拼命和吃苦的活,条件好、选择余地大的地方出来的兵源,确实不比苦地方出来的好用。 话说这也是因为兵源地多了,才让兵部有了挑三拣四的资格,放在前些年,他们倒是想挑挑拣拣,也没那个余地。 天下哪儿的兵源好?对此、兵部甚至所有的官员都有共识,哪就是陕西!大明的兵将半数出自三秦,现在占了陕北,可不是有了好的兵源地?谁还看得上在京城的三瓜两枣? 秦兵好用,不只是大明朝臣的共识,往前追、往后论,这个观念都不成问题。在近代,连远在广州办的黄埔军校里,都有好几个出自陕西的名将哪。像光头校长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