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93 (第1/3页)
之争的主要原因,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周瑜感到倍有面子。 颜良说到做到,云集于东线的五万大军,开始逐步西归荆州,经过半个月的撤兵,整个东线只余下了湖口的两万水军,还有鄱阳一线不到七千的步军,近有半数的颜良已撤回了荆州。 颜军的大举撤兵,顿时让皖口方面所受的压力骤减,所有的吴人都长松了一口气。 周瑜自也觉得肩上的担子轻松了许多,不过他却并未就此放松警剔,毕竟,湖口尚有两万颜军水师,而颜良也并未身归荆州,而只是移驻于了柴桑。 移驻于柴桑的颜良,并未停止与周瑜的书信的交往,只不过,信中的内容却不再提及军事,而是变成了单纯的朋友间的畅谈纵论。 纵论的范围也很广,远至北方的战事,近至荆扬二州的人物风评。 颜良还特别声称,江东诸豪杰中,除了周瑜之外,颜良最佩服的人就是小霸王孙策,并对孙策的英年早逝深表遗憾,并询了孙策家眷可安好。 周瑜视孙策为兄,颜良能如此敬重孙策,周瑜自然感到高兴,遂是替孙策家人,感谢了颜良的慰问。 如此书信往来,不知不觉中,已逾半月。 柴桑城,军府,入夜。 华灯初上,酒香与rou香飘散在书房之中。 颜良一身便装,坐在上,闲品着杯中小酒。 脚步声响起,不多时,周仓带着一人步入了书房中。 “主公,诸葛瑾已带到。”周仓拱手道。 颜良挥了挥手,屏退了周仓,书房之中,已无外人。 一脸黯然的诸葛瑾,木然的立在那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