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_0132 相得益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32 相得益彰 (第2/5页)

太师所嗣,我们这些曾事故门者也都深感李郎高义。听说武安公与李郎有故,便厚颜请他代为引见。”

    贺拔经纬向李泰敲诈十万匹绢,虽然谈不上人尽皆知,但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了。大多数人所关注的只是那个耸人听闻的数字,但后续是如何解决的、究竟付没付,便很少有人感兴趣的细致打听。

    李泰听到这里,也终于想起来对方的身份。原来此人名叫李和,本是出身夏州的土豪大酋,曾被贺拔岳引为帐内都督,后来便追随宇文泰。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在宇文泰的嫡系部属中,有一批人比较特殊,那就是他在贺拔岳麾下出任夏州刺史时、于夏州所招募的豪酋和幕僚们。

    北魏末年,尔朱荣被杀后,高欢崛起于河北,立孝武帝于洛阳。当时关西的贺拔岳为了制衡同境的侯莫陈悦和外部的高欢,于是便委派宇文泰担任夏州刺史扩充势力。

    夏州曾是赫连胡夏的领地,水草丰盛,是黄河以西重要的牧马地。北魏灭夏之后,为了防止死灰复燃,便将一部分东部鲜卑迁置于此,这其中便包括宇文部一些人众。

    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夏州也无可避免的遭到了波及。其时宇文部已经在夏州拥有不菲的势力,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宇文贵。还有北周初期举报赵贵谋反的沃野镇人宇文盛,在这一时期也率部内迁来到夏州。

    宇文泰在贺拔岳众部将中能够脱颖而出担任夏州刺史,除了本身才能卓著之外,也跟这一部分历史渊源有关。他来到夏州不久,便收复了许多此境鲜卑余种、费也头等等游牧部族势力。

    出身夏州的宇文贵当时已经在北魏朝中担任官职,但在跟随孝武西迁后很快便选择依附宇文泰,足见宇文泰在这些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