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45 司徒故槊 (第3/5页)
接槊!” 高仲密听到这话,眼眶里蓄满的泪水顿时滚落下来,将这杆长大的马槊递在李泰手中。 这马槊入手,李泰便觉沉重,不只是心理上,手感也是。 这马槊槊身长一丈有余,槊锋又长达数尺,八面开刃、寒光闪烁,较之寻常的马槊长了将近一米,重达二十多斤。 槊身并不是军中配给的实木槊杆,外面是一层紧密缠绕的细丝胶筋,长期的血汗浸染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棕黑凝厚的底色泛着一层细致保养的油光。 槊杆表面略有一些刀剑劈凿的缺口,露出内里细密紧实的胶合木柲。无论是这积血浸透的颜色,还是那些破损的痕迹,都记录着此槊主人生前金戈铁马、英勇作战的岁月。 入手厚重粗糙的手感,让李泰也大感心潮澎湃,两手握住马槊原地挥练一番,脑海中不免便幻想起高敖曹当年马槊绝世的勃勃雄姿,越发的心旌摇曳、激动难耐。 若干惠原本送了李泰一杆军中制式的马槊,李泰觉得重量太轻,练过一段时间后转送给了李雁头。而高敖曹亲手打制并曾经用过的这杆马槊,却又重的有些超出他现在的臂力水平。 但李泰却不打算再将之转送旁人,力量和技巧不匹配那就继续练。来年手持高敖曹这杆故槊上阵杀敌,心理上便会有极大的优越感,心里甚至打算代代相传。 诚然好的马槊只要保养得宜,可以保存数十上百年之久,但马槊这种骑兵杀器主要还是流行于唐代以前,特别是魏晋年间。良槊打制不易,战场才是其归属,罕见陪葬。五代以后马槊便日渐式微,绝迹于世。 因此后世马槊实物极为稀少,李泰手中这杆高敖曹的马槊若能传及后世,即便不成国宝级的文物,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