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68 骊山温汤 (第1/5页)
冷日微烟渭水愁,华清宫树不胜秋。 位于渭水南岸的骊山,眼下自然是没有盛唐标志之一的华清宫,但也从很早开始,便已经是皇家园林别馆。 哪怕在五胡乱华、南北朝的动荡岁月,各个立足于关中的政权也都在骊山颇有营建,临秦皇故冢、沐汉武温汤。 渭水北岸的大阅典礼结束之后,内外诸军也都各自散去,或是归镇地方,或是前往黄河河口以备东魏大军入冬来袭。 贺拔胜之前将受赐的许多田园产业奏归大行台,宇文泰为表此高风亮节,转在骊山赏赐了贺拔胜一座园业休养。 李泰对骊山那是闻名已久,后世便曾专门买票来游览一番,之前行经长安时因为事业所催不暇停留欣赏。 他倒是很想看一看时下未经过后世景区过度开发、商业氛围过于浓厚的骊山原本风光如何,于是便跟着贺拔胜来到骊山游逛。 骊山属于秦岭支脉,位在长安以东的渭南地区,若单论山势的话,是远不如关西境内的华山、终南山那么雄奇巍峨,但因人事厚重且动人,同样让人非常神往。 眼下已经是秋末深冬时节,骊山上除了松柏仍有苍翠之色,其他草木也都大半凋零,风景并非最好时节,但来到骊山也不是为的看这些。 骊山北麓便是秦皇陵,但除了一些年代久远的苍劲陵木之外,几乎已经不见任何鲜明的地表建筑和标识。 向南十多里行入山势明显起伏的地方,有前秦时修建的石道蜿蜒入山,道路两侧已经可见许多砖瓦篱墙建筑,大多都是居住在长安的达官贵人们于此修建的庄园别业。 李泰安步当车,行走在这不算宽阔的山道上,思绪则早已经穿越一千多年,细望左近沟岭山势,还想寻找那时狠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