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五章 解读 (第2/7页)
焦糙,则用油纸包起,放到徐小娘子手里。 很快,李泰便亲自送着这徐小娘子来到当初捡到了她的地方,正见到了一对夫妻在原地焦急等待,见到这幕,徐小娘子倒一脸欣喜的抱着书卷和焦糙,一路小跑向他们跑过去。 此刻,徐小娘子面露笑容道,“阿娘,啊父,我找到你们了!” “谢天谢地,没事就好!”那少妇抱住徐小娘子,颇是喜极而泣。 倒是那徐孝德一脸严肃道,“惠儿,那些救了你的贵人是什么人,在哪里?” 徐小娘子却也一脸的迷茫,因为她也没有询问李泰的名字,这时候转头过去,却见到李泰已经带着随从消失在人流中,心中不免有几分失落。 徐小娘子指着李泰刚才的方向,说道,“他走了?他有阿耶您曾经给我看过的宫中人才有标志的玉佩,约十五六岁,看起来像是豪门的贵公子。” “宫中之人吗?”徐孝德听到徐小娘子的话,道,“你且跟我回家,我等休沐结束,便去宫中打听打听,看看谁谁家的公子是这年龄。” “好的,啊父!”徐小娘子听到徐孝德的话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而李泰把徐小娘子送回给徐孝德,远远观察了一会儿,至少看徐小娘子的样子自己并没有送错人后,便离开了。 在喧闹的坊市中继续转悠,差不多到子时,李泰却有几分意犹未尽的回到魏王府中睡觉。 等到第二天起来,依旧要坚持不懈的进行锻炼,自己就算不训练到连脑袋都是肌rou的地步,但至少能进步,那就不断进步。 当然,这段上元节中,李泰的那一首诗词,倒开始变得热闹了起来。 前面一句算不得什么,但关键是这首诗词有着最后一句压轴,让整首诗的意境得到提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