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一百九十二章 得子伯,获益多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得子伯,获益多下 (第6/11页)

易额始终还是远逊于外贸繁盛的两宋。

    南宋虽独居一隅,但得益于倭国的平氏幕府,准确来说是平清盛,宋倭之间外贸额巨大,南宋当然稳赚顺差。

    除此之外,南宋的外贸航线,已经绕过蓝无里(十三世纪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角的小国,其北便为阿三的半岛),抵达了阿三的中南半岛。因此南宋瓷器、茶叶、丝绸及手工业品的产能转化,非常喜人。

    这也就是虽然两宋国内矛盾虽然激化,老赵家却仍贼有钱的原因。

    西夏能在宋、辽、金等大国夹缝中生存,根本原因在于,西夏掌握了丝绸之路的上游。

    前汉张骞(丝绸之路不是他开通的,他只是起到扩充和促进作用)出使西域,扩大丝绸之路上各国贸易规模后,便为西汉重新输入了鲜血。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李唐亦然。

    神州农耕社会时期,凡是工商业发达的时代,即便国内矛盾重重,国力也不会太弱。

    赵旻要想拼出个未来,就必然要将丝绸之路重新趟一趟,虽然贵霜帝国如今不可一世。

    有些短?

    咱们再聊聊…

    咳咳,咱们不聊袁董事长和曹老板了!

    这一章既然提到了政治制度,咱们便聊聊尚书台。

    尚书台在两汉三国占据重要地位。魏晋时代的尚书台“兼统内外”,尚书令、尚书仆射取代三公,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

    为了制衡尚书系统,秘书(中书)系统也随之出现,历史因此走向了新一轮的循环往复。

    尚书诞生于秦汉之际,最初是在殿中负责启奏、传递、保管文书的文秘人员。

    塔读@-读小说

    照此描述,“主客尚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