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170章 七月流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七月流火 (第3/4页)

广德之事,极其厌恶此人。

    祭祀之事,一向是由太祝负责,太祝乃周官,处天人之际,以言告神,在祭祀中迎神送神,祈福祥,求永贞。说白了,和成巫在成乡做的事情差不多,但等级可比那野巫祝高了无数倍。

    太祝常驻明堂,岁时至祠,以下还有亚祝、少祝等辅助,职责不同:太祝迎神告天,少祝导国君而至,亚祝迎国君于堂外。

    负责祭祀准备工作的的亚祝,名为祝堇父,是个三十多岁的短须中年男子,一脸严肃。

    亚祝堇父也不管赵无恤,中行黑肱等助祭人卿子的高贵身份,对他们耳提面命。先是让他们穿着祭服演练了一通仪式的步骤,一边还唠唠叨叨地说着关于七月祭大火星的原因。

    “大火星,又名为商星,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亚祝所说的大火星,并非太阳系八大行星之火星,在这个时代,火星被称“荧惑”,一旦出现“荧惑守心”的现象,通常和战争、不祥、灾异有关。

    而大火星,在天官和巫祝处的学名,则是“心宿二”。

    相传自颛顼高阳帝时,就开始派火正专门观测此星。利用大火星相对于地面方位关系,即每天黄昏时,大火星位于天空东、中、西一线上的确切位置,来确定季节的规律,制定出了最原始的历法:颛顼历。

    颛顼历神秘缥缈,如今只有楚国在用。而从三代以降,在天官、巫祝、火正们历时千年的观察和总结、更正下,中原又依次出现过夏历、商历和周历三种历法。

    他们的区别在于,每年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