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四十七章:隐者与忍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隐者与忍者 (第6/8页)

臣服,开始蠢蠢欲动。

    到了隋朝,日本派遣隋使,上书隋炀帝,国书上竟然写“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就是说日本是日出之地,隋朝是日落之地,并且“倭王”以天子自居,这是摆明是要与隋朝平起平坐的架势了。

    日本使团回国时,隋炀帝也派使者回访,并在国书上写着“皇帝问倭王”,表明隋朝仍是日本的宗主国。到了唐朝时期,中日爆发海战,即“白江口战役”,因为倭国以支援“新罗”为借口欲称霸朝鲜。

    那时的“日本”还不叫“日本”,而是叫“倭国”,因为其百姓长得个子矮小且形貌普遍丑陋,如同“倭瓜”。当时,在那场海战中,唐军有战舰170艘,官兵1.3万人。倭国有战船1000多只,倭军4.2万人。

    虽然从人数和战船数量上看,倭国都占有绝对优势,但倭军皆小船,而唐军则是巨舰,而且倭军是藤甲兵居多,而唐军则全是身穿金属盔甲即“明光铠”,在防御能力上远超倭军,且单兵素质更强。

    当时的那场海战,完全是大唐帝国单方面的碾压倭国,因为唐军用仅170艘舰船,就将倭军1000艘小船团团包围,居高临下,弓箭加火攻,致使倭军大败。于是,唐军控制新罗攻灭百济、高丽。

    战前,新罗与唐朝也有过摩擦与敌对,毕竟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战略,非要把朝鲜半导纳入版图。于是,在见识到唐朝强大无比的实力后,新罗改变了策略并依附唐朝遏制百济、高丽,却暗通倭国。

    这就让作为宗主国的唐朝心生不满,同时也刺激了倭国的虚荣心,导致其更加桀骜不驯,公开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