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节 (第4/7页)
都是市区的人住到了郊区,改善了居住环境,但是没有得到额外的多余的房子或者钱。 无论是90年代的第一波拆迁还是2005年前的拆迁,依据 “数砖头”的拆迁政策被拆迁的市民基本没有暴富可言,没遭遇强拆,能换到一套位置没那么偏的,全家够住的房子就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上海所谓的拆迁暴富,是在2006年上海市政府颁布的“61号令”,这个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当时上海的拆迁口径从“数砖头”为主转向了“数人头”为主,钻政策空子的人或许可以“一拆暴富”。 中国经济网采访的家住上海浦东新区上南路的聂先生算是靠拆迁迈入富人行列的一位了,“我们原来住的地方离世博会后来的a片区,也就是中国国家馆所在的地方很近。按照规划必须拆迁,按照政策,我们一家分到了几套安置房。”聂先生说。世博后上海房价大涨,聂将其中几套变卖出去,一下子就获得了几百万元的收益。” 不过在“数人头”拆迁政策下暴富的依旧只是少数钻了政策空子的人。根据2009年虹口区周家嘴动迁补偿政策,一户3 2结构的家庭,如果选择赔偿房子,可以拿到区外一套100平三室一厅 一套80平两室一厅共两套房,或者拿到一套区内60平两室一厅 区外80平两室一厅共两套房。 如果选择货币赔偿,一个户口差不多2530万,一个5口之家可以获得125150万,当时区内的房价大概1.1万/平,5口之家赔偿的钱在市区买套110多平的房子是完全够了,但是在当时看起来只是一家5口住进了环境好,面积比老房子大的多的房子。 在当时看来并不算暴富,现今虹口区的房子单价已经接近6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