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大魏时报 (第2/4页)
不是拍脑门决策,就直接成功的,其实他有着十分成熟的基础条件! 比如,改进了造纸术,机械化生产,保证了纸张的产量;再比如,设计了活字印刷机器,实现印刷半自动化;还有,百姓识字率高,邮路通畅等等,这都是发行报纸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础条件的保障,《汉中旬报》才能孕育而生,水到渠成!可曹cao呢?他似乎哪样也不具备啊! 先说纸张,虽然曹魏目前也能造纸,可那纸张的质量太差,人称“马粪纸”,擦屁股都嫌刮得慌,印刷报纸,恐怕不中用!若是花费大量金钱,采购蜀纸来印刷,那成本可就太高了! 再说印刷术,这对于曹cao来说,是个全新的陌生概念!以往的书籍,都是写在或刻在竹简之上,用纸这才几天啊,大量印刷,恐怕一时间,也很难做到! 另外,魏国雄踞北方,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实在太大,发行报纸,如何才能保证全境百姓都能看到?这么多年,曹cao也没有太重视邮路的建设和打造,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显然是来不及的! 最后,虽然曹cao也曾兴办教育,但魏国老百姓的识字率太低了,就是真发行报纸,又有多少人会买来看呢?白送,也许有人会要,但不是去看,而是拿回家糊墙糊窗户! 总之,种种客观条件,似乎都不具备,发行报纸,又谈何容易?这些问题,难道曹cao没有想到?他当然想到了,不过孟达却胸有成竹,早有了应对之策! 首先是关于纸张问题!孟达虽然久在军中,对造纸术不甚了然,却也曾用心留意过! 尤其是近些年,纸张用量激增,仅靠官办造纸厂的产量,已经是供不应求,于是刘纬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了造纸配方,让民间商人,也来经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