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190章 李自成修路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章 李自成修路记 (第3/7页)

王典吏这边登记。”这位胥吏打量了他一番道。

    很快杨大眼跟他的婆娘孙喜妞,顺利的报名成为了一名修路工,且当天就加入了修路队,吃到了第一顿的养胃粥。

    村里的其他青壮,也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全都加入了修路队。

    不仅如此。杨大眼等青壮,还把家里年迈的老人,年幼的孩子,也都带到了修路工地上,家里稍微值点钱的家当也全部带上,等于是拖家带小——没办法,家里已经断粮了,如果不把家人带上,岂不是得全部饿死在老家。

    出于怜悯之心,许家庄的修路队负责人,也允许青壮工人携带家小前来,但这些家小只能管他们一顿稀粥,如果他们也能干一点活的话,可以再管他们一顿饱饭,除此之外就没有了,这已经仁至义尽了。

    杨大眼自然没有话说,并心怀感激,能管一顿稀粥很不错了,而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六岁以上,能帮忙干些活,吃到那顿饱饭没问题,老娘跟小女儿的话,她们的口粮,可以用赚到的工钱卖,就算现在粮食贵上天,但150文的工钱,是可以从许家庄商队买到两三斤粮食的。

    即对于许家庄而言,在饥荒严重的河南境内,聘请这些青壮修路工所支付的主要成本,其实就是养活他们一家人的口粮罢了,人力成本低到了极致的程度,且道德上也无可指摘,因为这叫做‘以工代赈’。

    只是唯一一点负面的问题是,原本许家庄只是计划招募一百来万的青壮工人,来完成《三年十万里修路计划》,但为了‘以工代赈,救助饥民’,单单在河南境内,就招募了足足150万的青壮工人,加上他们的家属,竟然形成了一个人数可能达500万人的超级修路大军!

    即便他们的工作效率不会太高,但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