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26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68节 (第1/6页)

    “晚生萧渺,嘉兴府人士,前年有幸,刚中了举人。”

    浙江的事情演变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士绅这个阶层对于开海的反对,而并非是几个走私商人的事。因为利益共生,再加上这几日来锦衣卫稍显血腥的行动,其实是激怒了这一整个阶层。

    因为毛语文杀得都是有功名的人。

    客观来说,大明对于读书人相当的优待,只要是个举人,不用纳税、不用服劳役、见了县官不用下跪,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除此之外,举人还有一份廪粮。不同地区每年大约12-18两不等。这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农民从年头干到年尾所得收入的两倍。

    再有,举人一旦碰到恩科,那么朝廷还会再发一笔钱,就是路费,这笔钱是被纳入地方赋役体系的,也就是说属于政府的支出。

    路费这个事情,其实很有意思,很能看出什么叫政令不出紫禁城以及舆论掌握在读书人手中这两点。

    首先,举人路费这个事,洪武十七年有明确记载:中式举人,出给公据,官为应付廪给、脚力,赴礼部印卷会试。其中的“廪给”,指的是廪米一类的钱粮资助。

    不过嘉靖年间有个叫霍韬的人自己记录说:举人路费,成化以前无有给也。

    什么意思?

    朝廷已经明确了有这笔支出,为什么还说成化以前无有给也?

    看起来前后矛盾,但任何有生活经验的人稍微一想都能明白,朝廷规定政府给你的钱,不是你说能拿就能拿的。

    所以时间一长之后,其实士绅官府已经结成了利益共生体。

    另外一方面,自正统、成化以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