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26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68节 (第2/6页)

,举人路费这个事情渐渐被曝露出来,不间断的有官员给朝廷上奏,说我们这儿有‘大儒’、‘乡贤’,他们因为没有路费,不能够参加科举,希望朝廷能够重视。

    之后的弘治、正德年间,一直也都有这样的声音,嘉靖年对于洪武年间所定的规矩也再次重申。著名的杨继盛在中了举人之后就得到去参加会试的路费三十两,不过他用这笔银子给他的兄长捐了一个散官。

    而到了万历这样明朝的中晚期,这部分的费用较之前连翻数倍。当然在绝对数额上,不过就是十几两到数百两的区别,压不垮一个国家,但其实可以看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举人连一个路费问题都可以进入朝廷的视野得到解决,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个问题被解决的越来越好,而那么多佃户、贫农的生死问题却解决得越来越差?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不同阶层在社会资源的博弈中能力不同。

    也就是所谓的越强者越富,越弱者越穷。

    言归正传。

    士绅们在大明的体系之中是力量较为强大的一个群体,并且几百年来他们不断取得斗争的胜利,就是一个路费问题,都能争到手。

    直白的说,他们自己也认为,治国还是要靠他们。

    那句话怎么说的,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文人的终极理想。

    而在现在他们也有一个要求,

    毛语文指望不上,他们就指望王琼、彭泽,那个叫萧渺的言辞恳切,“德华公,济物公,昨日公孙道、严子孝、俞瑞峰、任青等四人,被当街杀害!此事实在骇人听闻,吾等别无他求,恳请两位上奏朝廷为四人诉冤,请求朝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