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30节 (第5/6页)
幕:(如果遮上名字,我怀疑是我侄女写的。) (乾隆:big胆,拖下去斩了!) (这首诗入选了小学课本,是我背的第一首诗呢,小时候还以为他是什么大诗人,谁能想到……) (我们这边的小学教科书根本没有乾隆的大作,教育部,把陛下的大作放上来,搞快点!) 乾隆缓缓收起笑容,他虽然自大,但是也有脑子,非常精明。他怎么感觉这些人有点阴阳怪气?是他的错觉吗? 他于是问:“和珅,这些人什么意思?除了这首咏雪诗之外,未来的书本都没有选朕的诗?” 和珅吞了口口水,背后冷汗直冒,连忙找补:“这小学应该是蒙学的意思吧?陛下写诗用典堪比李商隐跟辛弃 疾,内涵非凡人所能及。 蒙学的小孩子怎么能看得懂呢。那些学识渊博的人才能品味得出御诗的真味啊。” 乾隆面色稍霁:"哈哈,爱卿说得有理。" 【除了这首诗之外,乾隆其他的诗水平怎么样? 戴逸老师曾经写了本书,评价乾隆的诗。 影视剧中的乾隆穿着黄袍,拖着辫子,今天覃雨荷,明天香妃,好像非常风流,想必有人觉得,乾隆写的诗应该很风流,其实不然。 他的多数诗是述职报告,像是领导在朋友圈讲话。 某天,他接到了一首北京下雨的报告,于是写了首诗。 “阎报例应隔日至,均称二寸雨欣滋。然斯乃谓十八彼,料彼未知旬九斯。” 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