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魁_第622章 张桂山的尴尬处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2章 张桂山的尴尬处境 (第2/4页)

前可以靠增加火耗银子或者由地方大族捐献的方式解决,可现在朝廷解送税银已经开始用银行,不存在火耗银子和押解银子这一说了。

    府县没了其他收入怎么行?所以,很多地方依旧征收火耗银子,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曾公亮懵了,什么意思?给地方钱吗?

    “转移支付是个很好的方法。”

    “转移支付?”

    “就是朝廷留够了自己的,也要适当照顾一下府州的难处,给府州一定的自主权,毕竟修桥铺路都需要钱嘛,总比官府向老百姓身上摊派好的多。”

    曾公亮愣住了,转移支付是个好方法?

    从来都是朝廷向地方要钱,如今要反过来,朝廷供应地方吗?

    “你们回去想一想到底行不行,曹佾,你把贪墨的情况向张中丞说一声,你们毕竟不是御史台。”

    “学生明白。”

    曾公亮和曹佾都没想到,本来问计于张唐卿,反倒是让张唐卿给三司出了个难题。

    三司财政有结余吗?

    有,每年上千万贯的结余。

    虽然大宋这几年天灾不断,但因为有了以工代赈之法,朝廷不用无节制的增加厢军,朝廷就不用供应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再就是西北局面稳定下来,朝廷不用再在西北用兵,也节省了大量军费。

    不增加厢军,就为社会上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又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商税和农税增加明显,此消彼长之下,朝廷终于有了结余。

    这是个良性的循环。

    不管是政事堂也好,三司也罢,包括赵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