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137章:知己之弊而练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知己之弊而练兵 (第2/7页)

司”简称“都司”,设置“指挥使”,为地方最高统兵长官。

    “都司”之下,在冲要地区的“府”包括“直辖州”、县(州)置“卫”或设“所”。一般的“卫”,由“卫指挥使”率领,所辖5个“千户所”,共5600人组成;“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而“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共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西元1393年),确定全国“都司”、“卫所”数量,共设“都司”17个、“行都司”3个、“留守司”1个、“内外卫”329个、“守御千户所”65个。这时,明朝的常备兵总人数达到了270余万,实力强大!

    与此同时,明朝军队分为“京军”亦称“京营”和“地方军”两大部分。“京军”为全国“卫军”的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部队。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收到朝局政策影响,“京军”战斗力却逐渐下滑。

    洪武初年,拱卫应天府的“京军”有48卫。待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因京师接近长城前线,故京军多达72卫,并正式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其中,“神机营”掌握各种火器,为这次革新重点。

    在平时,五军营习“营阵”,三千营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以后,京军制度累有更易。此外,尚有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如“锦衣卫”和“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12卫军,以及隶属“御马监”的“武骧左右”、“腾骧左右”等4卫营。这说明“京军”无论是装备素养还是综合战力都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