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295章 重载铁路入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5章 重载铁路入川 (第2/6页)

力系统使用。

    比如合格高强度的铁轨钢,许家庄的炼钢厂已有能力冶炼出来,产量也完全能满足需要。

    还有桥梁架设、隧道打通的基建能力,也没有太大问题。

    更有相关的上千人的研发团队,专门开展铁路方面的研究,已经铺设了几十里长的测试轨道,组装出了蒸汽火车,并在上面跑了起来,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技术资料和数据,且达到了实用化的标准。

    即不管是哪个方面,许家庄都具备了相应的人才储备、技术实力与物质基础。

    资金更不是问题,上亿银元的投入,许家庄拿出一半,另一半吸引各类民间资金加入,而且能保证稳赚不赔,收益率非常之高。

    毕竟这可是功能定位以拉货为主的“重载铁路”。

    话说现代社会那边,华夏国可是修了几万公里的动车组能跑出时速250至350公里的超级高铁,可谓极其先进,但不仅不怎么赚钱不说,每年反而都要亏几千亿,票价也不便宜,虽然是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性价比其实不高,根本就不怎么赚钱。

    现在许远打算在大明世界这边,推广铁路,并着重强调“重载”二字,建成之后,火车时速也只有80公里的样子,慢吞吞的,时效性很差,难道这样的铁路就能有利可图?

    ….许远在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研究后,认为重载铁路 蒸汽火车,这样的组合在技术上是比较落后,但盈利能力至少是现代高铁的十倍以上,亏损的概率为零。

    他为什么会这么笃定?

    其实稍微懂点高中物理的人就能明白,要把一个物体从零加速到某个速度,需要消耗的能量,是与质量成正比,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